南京工业大学杭晓春课题组结合当前信息化终端应用对高端材料的需求,在基于激发态离域自旋转变(DST)调控模型的铂配合物磷光材料、高饱和度铱配合物红光材料、圆偏振光材料等原理及应用研究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发了原创性的高性能的近红外特种近红外吸收材料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有机发光材料。材料在智能发光、取光和显示设备上取得关键应用。课题组开发的消光材料溶解性好、成膜均匀、消光度大、吸收波段窄且在680~940 nm可控。研究的OLEDs窄光谱发光材料纯度好,效率高,器件发光稳定寿命更长。其中,蓝磷光铂配合物窄谱带材料器件最高外量子效率达到24.8%,色域CIEx,y坐标为(0.14, 0.09),达到纯蓝光标准。绿磷光铂配合物材料器件可以达到BT.2020绿光标准的91%,CIEx,y坐标为(0.18, 0.74)。目前,已经申请美国专利5项(授权4项)、中国专利31项(授权6项),其中部分理论研究成果发表在Adv. Opt.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J.Phy.Chem.Lett.等国际著名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