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实力
您当前位置是 : 首页 > 科研实力 > 专家团队 > 正文

食品与轻工学院

姓名

研究方向

研究成果(部分)

备注

徐虹

在生物化工、发酵工程及食品科学领域长期从事农用化学品与食品添加剂等生物制造技术创新

一株施氏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一种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重组载体、重组菌株和应用 一株银耳菌株及其在生产银耳多糖中应用

发明了生物高分子聚氨基酸生物合成新技术,建立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聚氨基酸新产业,创造性地将聚谷氨酸应用于农业领域,增效肥推广应用1.5亿亩以上,农民增收80多亿元,受邀成为国家行业标准主要起草人。开发成功生物防腐剂聚赖氨酸合成新菌种和新技术,通过工程技术全程创新,打破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并推动了其进入国家食品添加剂目录。发明系列生物催化剂筛选、改造和工业应用新技术,实现新型功能糖的绿色制造和替代。

姚忠

主要从事生物分离工程和生物催化领域的研究工作

一种截短的褐藻胶裂解酶Aly7B-CDII基因及其应用 碳纳米管杂化混合基质渗透汽化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用于空气净化的负载ZIF‑8的二氧化硅纳米纤维膜


李莎

微生物代谢工程
   
合成生物学

一种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重组载体、重组菌株和应用 一株银耳菌株及其在生产银耳多糖中应用 一种L-核糖异构酶及其在生物法制备L-核糖中的应用 一种含鼠李糖胶的高塔造粒复合肥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目前从事利用微生物代谢工程与过程强化技术,开展微生物多糖、聚氨基酸、食品功能因子等的高效制备研究,组合计算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策略制备蛋白材料及其在食品、医药等方面应用的研究

江凌

极端微生物来源的新菌种和新糖酶基因资源的挖掘与评价
   
生物催化体系中糖酶的理性设计改造与催化过程强化
   
生物转化体系中碳水化合物的高效吸收与定向转化

一株酪丁酸梭菌及其应用 一种生物反应器 一种利用污水中大肠杆菌产海藻糖发电的酶生物燃料电池一种微生物土壤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科研方面,长期从事极端微生物资源及其食品酶资源的保育和开发,围绕微生物和酶的发现、改造与高效使用等三个关键科学问题,从新疆极端微生物来源的新菌种和新糖酶基因资源的挖掘与评价、生物催化体系中糖酶的理性改造、生物转化体系中微生物的定向调控等三个方面入手,设计面向食品工业环境应用的生物催化剂(微生物和酶)改造方法,通过食品科学、食品微生物学、合成生物、酶工程、发酵工程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在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的共性关键技术和研究方法学等方面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熊晓辉

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及食品安全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基于可视化BPE-ECL技术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 基于HRP催化聚苯胺原位生成用于AFB1的检测方法


缪冶炼

特种酵母培育及应用、生理活性成分及功能食品

一种大蒜的生物加工方法
   
双酶法玉米粉低温同步糖化工艺及其应用
   
一株抗冻能力强的面包酵母及其在冷冻生胚加工中的应用
   
检测硫酸基转移酶活性的杂合型化合物及其应用
   
一株高产脑苷脂类化合物的鸡枞菌菌种及其菌丝体培养方法
   
一株木质素耐受性酿酒酵母菌及其在生物乙醇生产中的应用


冯小海

发酵工程与代谢工程

一种发酵生产丙酸、丁酸、琥珀酸的固定化纤维床反应器
   
一种纤维床反应器与萃取分离耦合生产丙酸的装置及工艺.
   
甘蔗渣在发酵生产有机酸的固定化纤维床反应器中作为固定化材料的应用
   
一种批式发酵法生产丙酸联产维生素B12的装置及工艺
   
一种吸附固定化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工艺
   
一种ε-聚赖氨酸的检测方法
   
一种小白链霉菌及其在制备聚赖氨酸和聚二氨基丁酸中的应用
   
从发酵液中提取γ-聚二氨基丁酸及其盐和聚赖氨酸及其盐的方法
   
一种产L-2,4-二氨基丁酸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
   
一种纤维床反应器与膜分离技术联用高密度生产有机酸的装置.
   
一种含γ-聚谷氨酸的抗旱保水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γ-聚谷氨酸和萘乙酸组合型生根剂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含γ-聚谷氨酸和脲酶抑制剂的缓释尿素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效缓释尿素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水培营养液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复合肥


熊强

主要研究方向为营养与食品安全、生物高分子材料、食品及农业固态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

一种黑水虻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转化豆渣中的应用 一种肉制品生物复合保鲜剂及其保鲜方法 一种利用豆渣水解液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一种利用醋酸菌静息细胞催化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1.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BE2019372),2019-2022,项目主持,在研。
    2.
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化学性污染物智能化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2018YFC1602800,2018-2021,主要参加人,在研。
    3.
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基金项目:基于昆虫和微生物协同转化技术的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CX2018(3062,2018-2020,项目主持,在研。
    4.
江苏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追溯集成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BE2016803),2016-2018,主要参加人,已结题。
    5.
科技部“863”项目:中低温油藏微生物定向激活与模拟技术研究(2013AA064402),2013-2016,主要参加人,已结题。
    6.
科技部“973”项目:非油脂组分资源化利用优化及微藻能源规模化系统集成(2011CB200906),2011-2015,主要参见人,已结题。
    7.
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γ-谷氨酰转肽酶催化一步法合成γ-L-谷氨酰-L-半胱氨酸(BE2010727),2011-2013,项目主持,已结题。
     

陆利霞




孙芸

农产品加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一种截短的褐藻胶裂解酶Aly7B-CDII基因及其应用 碳纳米管杂化混合基质渗透汽化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一种褐藻胶裂解酶基因及其应用 水栀子综合提取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红茶芳香物渗透汽化分离中的多组分传递耦合机制及膜性能调控,主持
    2.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酱卤肉制品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及示范,子课题负责人
    3.
江苏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两相体系中酶法转化栀子黄加工废液制备栀子蓝色素,主持
    4. “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子课题:现代杂粮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D34B08),子课题负责人、已结题

许宗奇

研究方向为生物高分子的合成与农业应用,主要从事γ-聚谷氨酸的农业应用与增产促生机理研究

一种聚谷氨酸凝胶微球菌剂及其应用 一种植物生长促进剂 一种阿斯青霉菌及其菌剂和应用

1.“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子课题,非粮生物质多元胺及聚氨基酸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5BAD15B04),2015.4-2018.1233万,项目负责人。
    2.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γ-聚谷氨酸菌株谷氨酸依赖性差异的分子机理解析(编号15KJB530007),2015.7-2017.63万,项目负责人。
    3.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基于代谢与转录水平的γ-聚谷氨酸
   
促进植物生长机理分析,CXZZ13_04632013.6-2014.63万,项目负责人。

徐铮

工业生物催化、蛋白质晶体学、发酵工程学等

一种耐高温L-阿拉伯糖异构酶及其应用
   
一种包含L-丙氨酸消旋酶基因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一种共表达L-阿拉伯糖异构酶基因和甘露糖-6-磷酸异构酶的基因工程菌.
   
谷氨酸脱羧酶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在生产乳果糖中的应用
   
一种L-阿拉伯糖异构酶及其在L-核酮糖生产中的应用.
   
一种L-核糖异构酶及其在生物法制备L-核糖中的应用

主要开展酶制剂的筛选、改造、催化机制研究,人体益生元和新型甜味剂的研究

刘洋

微生物代谢调控、发酵工程、发酵过程装备与应用

一种生物反应器 一种人体胃肠道体外模拟消化器 一种二维材料纳米卷的制备方法

主要从事环境处理微生物制剂、微生物能源转化等先进生物制造,重构营养化学品的代谢途径,发展微生物高通量组培和代谢精准调控新技术,开发相关产品的绿色合成新工艺。

李壹

食品检验学,食品化学残留与控制,食品生物污染与控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

一种液相色谱与敞开式离子化质谱在线联用接口和检测方法
   
一种双偶氮分散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食品重金属离子固相荧光传感器的构效关系及性能调控(BK20161542);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项,食品重金属离子固相荧光传感器的创建和传感机理研究(16KJB550005);南京工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育项目1项。
   
   
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食品安全化学性污染物智能化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2018YFC1602800)等国家级、省级基金项目多项

朱本伟

生物催化与酶工程:主要开展新型海洋多糖水解酶的挖掘、表征及结构与功能研究
   
海洋功能寡糖的制备与应用研究:主要开展寡糖制备工艺的研发与活性评价研究

一种截短的褐藻胶裂解酶Aly7B-CDII基因及其应用 碳纳米管杂化混合基质渗透汽化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水栀子综合提取方法 一种褐藻胶裂解酶基因及其应用 一种利那洛肽的纯化方法


刘元建

食品安全化学污染物智能化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

基于HRP催化聚苯胺原位生成用于AFB1的检测方法
   
基于可视化BPE-ECL技术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
   
一种金纳米粒子探针比色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H3N2的方法
   
一种通过荧光法同时检测多种miRNA的方法
     


迟波

生物医用材料、先进软物质功能材料
   
生物高分子材料表界面对干细胞分化的调控
   
有机-高分子多尺度组装及仿生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医疗器械研发及制备

一种原位交联的γ-聚谷氨酸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β-环糊精修饰的CdTe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β-环糊精修饰的CdTe量子点探针在检测农药毒死蜱中的应用 一种γ-聚谷氨酸/聚乳酸生物相容纳米纤维膜及制备方法


王国伟

研究方向为精细有机合成,功能助剂的合成及应用, 功能化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生物高分子中的应用,生物基吸附剂(偶氮染料、重金属)

一种Bronsted酸性离子液体低温快速溶解明胶的方法 一种酸性离子液体低温快速溶解壳聚糖的方法 一种脂肪族聚酰胺-胺聚合物接枝壳聚糖染料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张正宇




孙戒

事新型染料、颜料、涂料、粘合剂及相关助剂的开发与应用

一类含聚醚胺链段的阳离子活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类耐日晒荧光涂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郑春玲

轻化工程、功能化学品、高分子材料改性加工、环境分析。

一种利用天然色素着色的口红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一种含植醋精萃液的消痘面膜(在审)


王瑞

组织修复与再生医用高分子材料(材料生物学) 黏附-抗污双功能涂层材料(合成生物学 ) 食品(农业)应用新材料(食品生物学)

ɛ-Polylysine   hydrog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一种ε-聚赖氨酸-对羟基苯丙酸抗菌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防脱水壁虎水凝胶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王翠娥

功能纳米纤维的开发及其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功能纳米纤维的开发、酶在功能纳米材料上的固定及固定化酶在绿色化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