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实力
您当前位置是 : 首页 > 科研实力 > 专家团队 > 正文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姓名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部分)

备注

李明峰

精密工程与工业测量、变形监测与灾害预警、3S 技术集成及应用

一种地下电力管线普查智能成图系统
 
一种地下电力管线数据采集装置
 
在建基坑一体化监测系统
 
基坑工程安全施工信息化监管系统
 
南京工业大学园林信息管理系统
 
基于遥感的碳排放监测系统
 
基于加权对偶四元数的点云配准参数求解系统
 
基于 WebGIS 的智慧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
 
基于 MapObjects 的南京市交通电子地图系统
 
基坑监测系统
 
南京市交通电子地图系统
 
基于 Cesium 的工厂人员室内定位三维显示系统
 
家和典当业务管理系统
 
绘学院新生校园指南软件
 
基坑变形监测系统(移动版)
 
瑞龙精密测量系统

[1]   城市地下工程自动化安全监控平台,全国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 年,排名 1
  [2]
基于 WebGIS 的基坑监测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三等奖,2015 年,排名 2
  [3]
城市地下工程安全监测技术与系统研究,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 年,排名 1
  [4]
基于 GIS 的南京市地下工程安全监控与管理辅助决策系统研究,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4 年,排名 2
  [5]
船舶制造精密测量系统研究,江苏省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 年,排名 1
  [6]
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研究,江苏省建设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6 年,排名 4

高俊强

精密测量工程理论及其应用,深基坑安全监测理论及应用,城市地下铁道工程安全监测理论与应用,GPS精密定轨与应用


1993年负责珠海三灶机场建设的大爆破(5000T1200m3)测量工作;   1994年负责沙河高尔夫球场(4km2400m3)的测量; 1995-1996年南京市新华大厦(50层)施工监测和南京市益来广场深基坑(-23.0米)安全监测; 1997年负责大连远洋大厦(52层)钢结构安装测量,该项目获得建设部钢结构金奖; 1998-2000年钟山宾馆、希尔顿大酒店的安全监测工作; 2000年完成南京奥体中心三等控制网和主轴线的测设; 2002-2003年负责南京地铁TA7标盾构精密导向测量; 2004年负责南京地铁大厦钢结构安装第三方检测和风振测量研究,该项目获得建设部钢结构金奖; 2004年负责上海市415超长盾构隧道精密导向测量,该项目通过省级鉴定并获得江苏省测绘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5年完成城市三维虚拟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发——UF模型与Unwrap-BK技术,该项目通过省级鉴定,被评为国际先进水平;2006年获得全国测绘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2005年间完成了南京市几十栋住宅楼、商住楼的安全监测工作。 2004以来,负责完成了南京、上海地铁十多条盾构隧道的贯通测量,负责上海市二号线东延线广兰路-唐镇站(3.5km)获得上海市优质工程奖,印度新德里、南京地铁2号线、1号线南延线部分标段盾构测量,杭州地铁、苏州地铁项目已经顺利完成。 2007年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中低轨道对地观测卫星分米级实时定轨软件平台”的部分工作(和武汉大学合作),2008年承担江苏省测绘局“长距离盾构隧道贯通测量技术研究与软件开发”并获得2009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有加尔各答地铁(8.4km),南京地铁10号线(奥体-绿博园-江心洲)、上海地铁11号线(上体馆-龙华-云锦),无锡地铁1号线(清名-金城-新光)等。
 
  2007
年以来完成了南京市几十栋住宅楼、商住楼的安全监测工作及国家大型核电工程的测量工作。

徐敬海

空间信息综合减灾;智慧城市;应急测绘

一种建筑物BIM模型和实景三维模型的融合方法 (在审) 一种基于受众的地震应急制图方法 (在审) 一种城市地震应急疏散场地选址方法(在审)

民用建筑“四节一环保”大数据及数据获取机制构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2021,参与(子任务负责)
  (2)
江苏省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情况效能评估研究,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7-2019,负责
  (3)
地震应急专题图制作与规范服务,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委托,2018-2019,负责
  (4)
精细化地震滑坡数据集开发,云南省地震局委托,2016-2018,负责
  (5)
扬州中心区地震应急疏散场地选址模型开发,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委托,2015-2018,负责
  (6)
抗震防灾微信服务系统开发及防灾避险应急手册,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7-2018,负责
  (7)
沭阳、宝应、淮安、金坛、海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研究,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委托,2011-2019,负责.

张广运

主要研究方向为遥感信息智能处理,特别在高分辨率高光谱遥感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融合光学遥感和激光雷达的方法及应用等方面有长期的研究基础

基于 DSP 的嵌入式遥感图像稀疏编码字典学习方法
 
一种基于稀疏编码的 LiDAR 点云数据修复方法
 
便携式可拆卸水陆两用光谱探测系统装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超像素CRF模型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多尺度特征提取与分类识别研究”和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融合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的高光谱遥感地物智能识研究”,主持国家海洋局创新示范重点项目“轻小型双频激光雷达仪及产业化研究”等,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海洋局重大创新示范项目等多项项目。

蒋辉

工程测量,测量数据处理,数字测图技术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地大气层竖直折光及其对精密测量影响的研究》的研究,主持《南通港变形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及港口建筑物沉降位移观测研究》、《新安江大坝沉陷资料分析及管理系统的研究》等项目的研究,主编教材2部,参加编写教材5部,完成南京多个小区沉降监测工作。

邵进达

GIS应用与开发,数字城市建设,数字测图技术


主要负责和参加江苏省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江苏省公路地理信息系统、江苏省石油公司全省油库和加油站GPS定位、江阴海关液体化工品联网监管系统、江阴国检数据监控系统等项目

冯宝红

土地资源调查技术及应用;土木工程安全监测;不动产估价。

一种用于无人机影像中建筑物变化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2001-2004年,参加教育部立项的科研项目“基于GPS/DR/MM的车辆组合导航与定位技术”;2002-2004年,参加国土资源部立项的科研项目“基于GPS/GIS/Internet的土地资源调查新技术的应用研究”。2012-2014年,主持完成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科研项目“基于小波理论的GPS动态变形监测与预警一体化建模”。2013年,获地理信息科学进步奖(省部级)三等奖一项,排名2/8。承担的主要横向项目:吉山软件园慧谷水轩基坑与主体沉降监测、汇鸿集团分部大厦基坑与主体沉降、监测江宁织造府地下室基坑安全监测、邓府巷项目(长江路九号)二期地下室基坑安全监测、南大仙林校区教师公寓(66栋)沉降监测、南京市公园路159号项目基坑安全监测、中豪仙龙湾项目(59栋)沉降监测。申请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

束蝉方




刘三枝

GPS定位技术应用研究;精密测量工程理论及其应用



吴继忠




董有福

数字地形分析、空间数据挖掘与空间数据建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向多尺度地形表达的DEM地形信息强度研究”;省属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顾及地形语义特征的多尺度DEM构建研究”;南京工业大学学科基金项目“基于视觉信息特性的DEM自适应地形综合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DEM地形信息量及其应用研究”;浦口区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珍珠泉旅游度假区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参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地貌形态空间格局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高保真数字高程模型构建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地面坡谱及其空间分异研究”;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吴云清

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防灾与公共安全



张云鹏

主要从事GIS技术在土地利用与规划、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2015.01-2017.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401629):基于工业行业和产业链视角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机理研究
  2012.09-2014.12
:主持江苏省属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2KJB170004):基于主体的土地利用模拟模型研究
  2013.01-2014.12
:主持安徽国土资源厅科技支撑项目(2012-K-21):安徽省典型城市不同功能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2009.06-2010.12
:主持南京工业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基金项目(20090523):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动力学模拟及空间实现—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操震洲

空间数据多尺度网络传输;空间数据相似性与一致性处理;空间信息服务


主要参与和完成了“面向地震灾情速报的多源异构灾情信息融合与提取研究”、“城市化进程中邻避设施风险可接受度的时空演变研究”、“基于工业行业和产业链视角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机理研究”、’基于VGI的应急灾情快速获取方法研究—以地震灾害为例”、”常州市高新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等纵、横向课题研究。

吉文来

精密工程测量;基坑变形监测技术与信息化


主持完成多项基坑变形监测、大型建筑物施工控制测量与沉降监测、桥隧施工控制测量等精密工程测量项目,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厅局级科研项目4项,获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江苏省测绘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