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实力
您当前位置是 : 首页 > 科研实力 > 专家团队 > 正文

城市建设学院

姓名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部分)

备注

蔡浩

主要从事室内污染物传播与控制、建筑环境安全、室内热湿环境营造等方向的研究

一种测量燃气管道泄漏特性的实验装置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受限空间中多个危险重气泄漏源的快速辨识问题研究”(蔡浩,项目编号:51478468,年限:2015.12018.12)。
  [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有限传感器条件下室内污染源的实时辨识方法研究”(编号:50908128,年限:2010.12012.12)。
  [3]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特别资助”项目:“复杂通风系统带回风条件下室内污染物的动态分布规律研究”(编号:201003130,年限:2010.42011.7)。
  [4]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一等资助):“室内恒定及非恒定污染源的实时辨识方法研究”(编号:20080440042,年限:2008.042009.07)。

陈丽萍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空气品质、室内外污染控制。

一种基于气幕和过滤的厨房通风系统

1、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项目:室内PM2.5防治工程示范,负责人。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挥发性污染物在水气交界面上耦合传质的机理研究,负责人。
  3
2011年度江苏省属高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挥发性污染物水体泄漏耦合扩散预测研究,负责人。
  4
、 南京工业大学学科基金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典型危险化学品水体泄漏移流扩散动力学研究,负责人。
  5
、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攻关课题:基于GIS、实时气象信息的危化品泄漏扩散事故模拟与应急辅助决策支撑技术研究,主要完成人。

龚延风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暖通空调智能控制技术。

一种顶部开口的城市公路隧道内部三维逐时压力分布算法一种基于公路隧道稳态流场分布预测技术获取隧道风速的方法 一种分离式太阳能热管供暖供热水装置及其方法 一种地源热泵预警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近年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二十余项,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科技厅和建设厅重大科技课题。主持编制《江苏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江苏省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规程》、《江苏省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等多项重大技术标准与规程

何嘉鹏

主要从事建筑节能与建筑火灾防排烟领域的研究及教学工作

建筑节能保温空心混凝土砌块  建筑节能保温方法及空心砌块


刘金祥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大型数据机房空调系统节能研究。

一种用于冷链运输的可控冷量与风量的半导体制冷储藏箱一种应用无线温度传感器和无人机精确定位的数据机房局部热点探测系统 服务器加装环路热管和贯流风机的机柜复合热管理系统 一种适用于南方基于冷热平衡的使用蓄能的地源热泵系统一种应用相变材料和热管换热器的数据机房服务器局部热管理系统


童艳

长大空间通风节能与污染物控制;高大空间通风节能与污染物控制



颜承初

基于全生命周期优化和多系统集成的可持续智慧建筑:包括建筑节能与零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能效评估与诊断、可再生能源集成、柔能建筑(Energy Flexible Buildings)的优化设计及运行、智能电网及需求侧响应、建筑空调系统优化与控制

一种悬浮液表面蒸汽压的测量装置

围绕“全生命周期下的智能建筑节能研究与应用”,在既有建筑节能、建筑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及智慧能源系统等方向进行研究,从事先进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工作。

龚红卫

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能效测评、能耗监测、节能运行管理、既有建筑节能诊断与改造、建筑防排烟技术、绿色建筑检测与评估技术研究。

实用新型-复合风管法兰结露性能测试设备
 
消防安全多功能实验系统
 
消防安全多功能风洞综合实验装置
 
多功能气体爆炸实验装置
 
挥发性液体蒸发实验装置

研发设备
   2012
年,地源热泵系统能效测评设备
  2013
年,太阳能热水系统性能测试设备
  2014
年,太阳能光伏光电转换效率测试设备

程建杰

从事节能高效的冷热设备与系统、可持续建筑与建筑节能研究的教学、科研及应用

一种应用相变材料和辐射反射膜的高温作业降温除湿背心建筑节能保温方法及空心砌块 建筑节能保温空心混凝土砌块

参与完成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纵向科
 
研项目及横向课题,包括“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J03B00)“夏热
 
冬冷地区建筑节能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
 
助项目(2011BAE14B06)“节能绿色建筑材料开发与集成应用示范(2011-2013)”,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51508267)“基于手术室的人体气溶胶散发模式与环境控制
 
方法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30946)“基于 LBM 方法的空气过滤
 
器纤维滤料过滤性能机理研究”、中国核动力设计研究院“热管热工水力性能的
 
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研究”、江苏省建设厅科技项目“江苏地区建筑节能技术路
 
线研究”、“江苏省建筑节能研究报告”、南京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玻
 
璃窗热工参数分析与选型计算”、校内国防培育课题“热管余热排出换热器稳态
 
传热性能的试验研究”等项目

李斐

空气污染物传播,污染源逆向监测及控制;颗粒物发生、采样、沉降及过滤;城市微尺度测绘与风环境分析

基于光纤连接的多种折射率颗粒粒径多点测量装置及方法.
 
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的非稳态流场下污染源逆向识别算法
 
一种基于CCD/CMOS芯片的多功能颗粒物采样装置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冷热风渗透量定量测量方法.



 
李维




牛晓峰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温湿度独立处理空调技术、新型材料与制冷空调中热质交换的交叉研究、低品位热驱动制冷空调、制冷空调系统优化与控制。

一种建筑物外墙用吸声降温装置及其应用
 
一种温湿度独立处理空调系统中新风节能处理系统以及方法
 
实现能量平衡的热泵驱动溶液调湿及生活热水制取系统,
 
一种溶液除湿再生循环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采用液体喷射泵的膜渗透吸收式制冷循环装置及循环方法

1.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8YFC0704303-04):大规模数据误差分析方法研究.(负责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406076):相变微/纳米胶囊对溶液除湿过程热质传递的影响机理研究.(负责人)
  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140942):相变微/纳米胶囊对溶液除湿和再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负责人)
  4.
香港RGC/GRF项目(5300/11E)Study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Energy Performance of Liquid   Desiccant System Driven By Heat Pump for Optimization and Control.(主要成员)
  5.
香港ECF(Environment and Conservation Fund)项目(22/2008)Study on the Feasibility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a Hybrid Desiccant and Evaporative cooling System   Applied in Hong Kong.(主要完成人)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876020):纳米颗粒强化氨水吸收机理研究.(主要完成人)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476045):磁场强化氨水吸收机理研究. (主要完成人)

王瑜

高效相变换热技术、特种装备及密闭有限空间环境控制技术、制冷系统设计与优化、数据机房高效液冷技术

多气源驱动的避难硐室制冷净化系统及其制冷净化方法 双级再生转轮除湿系统及其空气处理方法 使用涡流管冷却及再生的转轮除湿系统及其空气处理方法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806096,高热流密度动载条件下喷雾冷却传热机理和失效特性研究,主持;
  2.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8KJB560007,基于喷雾冷却技术的数据中心局部热点控制方法研究,主持;
  3.
工信部飞行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重点实验室课题,KLAECLS-E-201902,主持;
  4.
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M661812,基于喷雾冷却高效换热的数据中心局部热点控制机理研究,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708286,非连续通风下建筑内污染物多区双向计算方法研究,参加;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106074,冷冻干燥保存人血小板的复水过程机理研究,参加;
  7.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171015,非连续通风下多区建筑内污染物正反计算模型研究,参加;
  8.
第九批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ZBZZ-001,救生舱/避难硐室生命保障系统,参加;
  9.
第十四批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JNHB-043,洁净手术室诱导型空气幕送风系统研发,参加

魏玲




许建柳

建筑与建筑环境设备节能、建筑火灾防排烟



闫丽萍




殷亮

能源系统仿真和优化。目前,主要进行能源系统 (火用)分析库的开发和维护。  

锂离子电池组内部过热电池预警与定位系统及方法

擅长使用modelica系统仿真语言及python进行模型开发和优化研究。拥有超过10年的数值仿真的经验。

张恺

辐射致冷及其建筑集成;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新型芯片冷却技术及数据中心热环境控制与优化。
 
   

一种新型制冷压缩机 一种新型空调末端装置 一种新型空调系统及成套装置  一种新型冷却塔系统 一种基于辐射致冷的墙体降温节能装置


张怡

主要从事建筑设备工程方向技术经济管理、造价管理、建筑节能技术、绿色建筑咨询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及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并承担了国家住建部、江苏省住建厅、江苏省科技厅和社会发展项目等多项。


1、淮安火车站广场设计经济性评价(2004.3--11),项目负责人。
  2
、南京钟山风景区琵琶胡景区设计项目经济性研究(2005.102006.3),项目负责人。
  3
、《江苏省建筑节能发展战略研究》(2009年完成),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主要参加人。
  4
、《江苏省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研究》(2011年完成),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主要参加人。
  5
、《南京市建设科技成果分析评估研究》(2012年完成),南京市建设科技项目,项目主要参加人。
  6
、《江苏省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研究》(2013年完成),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主要参加人。
  7
、青奥村绿色建筑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2012.32014.6),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编号SBE201271319),项目主要参加人。
  8
、江苏省高速公路绿色服务区设计技术策略研究(2013.42014.10),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
  9
、江苏绿色建筑技术支撑体系建设(2013.112014.12),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立项编号JS2011JH01,项目主要参加人。

周斌

室内空气品质(Indoor Air Quality)、微污染控制(Micro-contamination control)、洁净室技术(Cleanroom   Technology)、气溶胶技术(Aerosol Mechanism)、空气过滤(Air Filtration)、室内污染与人员健康(Indoor air   pollution and occupant health)

蒸发式过冷水连续制冰系统的带解冷装置的蓄冰槽
 
一种动物安全实验室用空调系统
 
一种人体呼吸性能参数检测仪
 
人体呼吸性能参数检测装置
 
氯化钾气溶胶发生方法及其装置
 
氯化钾气溶胶发生装置
 
洁净室高效风口计数检漏装置
 
纳米颗粒物计数浓度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
 
能源塔溶液热泵机组系统
 
多流道能源塔
 
空调热泵设备的能源塔满液流道自切换螺杆装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508267):基于手术室的人体气溶胶散发模式与环境控制方法研究.(负责人)
  (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130946):基于LBM方法的空气过滤器纤维滤料过滤性能机理研究.(负责人)
  (3)
江苏省普通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面上)(18KJB560009):被动房用太阳能烟囱热压通风机理及室内热环境特性研究(参与,负责人:刘慧芳)
  (4)
南京工业大学科研项目(44214122):基于气幕送风天花的洁净手术室环境控制与节能潜力研究.(负责人)
  (5) 2017
年南京地铁十号线环控节能策略研究(参与,负责人:童艳)

高寿云




吕伟娅

绿色建筑技术、水资源化


世行资助江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牵头项目“低碳、生态理念下城乡规划技术标准的再梳理——国内低碳生态城市案例研究”,2017年完成;参编国家标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2016年上半年完成;花桥国际商务区生态湿地建设等。主要研究范围包括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建筑评价、海绵城市建设和污水资源化等。

梅 凯




吴慧芳

主要包括废水的高效生物处理、高级氧化技术、膜复合生物处理及回用、印染、化工废水处理及回用、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等方面的研究

UV协同络合/Fenton体系处理含染料及PVA中性废水的方法
 
一种改性花生壳生物炭/聚合氯化铝污泥复合吸附材料
 
一种聚铝污泥成型除磷材料的制备方法
 
水解-复合膜生物法处理难降解废水的方法与装置
 
多格室水解-复合膜生物法处理废水的装置

1) 高性能聚铝污泥除磷材料的制备及其尾水深度除磷性能”,住建部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14年;
 
2)“市政公用工程卓越人才培育模式研究”,江苏省建设监理协会,2014年;
 
3)“村镇污水处理途径、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住建厅,2013年;
 
4)“挥发性污染物水体泄漏耦合扩散预测研究”,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
 
5)“ORP调控印染废水水解过程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3年;
 
6)“水体污染高效控制与集成技术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13年;
 
7)“挥发性污染物在水气交界面上耦合传质的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12年;

夏霆




尤朝阳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绿色基础设施、市政供水技术、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等

一种强化脱氮除磷的人工湿地系统
 
一种撑开式中空纤维膜组件.
 
一种浅层吸水机
 
一种高效乳化油废水专用混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利用化工污泥焚烧灰渣制备陶粒的方法.
 
一种定量分析农田氮排放的室内试验装置.
 
一种改性天然多糖类重金属螯合捕集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聚硅酸铁盐混凝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等离子体引发合成除浊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水溶性壳聚糖基絮凝剂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1. 精细化工废水减排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二等奖 中国石油化工协会 2013
  2,
含油污水及有机废水净化工艺及关键技术及应用 一等奖 河南省科学院 2019
  3
,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团队奖 优秀奖 江苏省教育厅 2007

刘翠云

排水管道沉积污染物的迁移
 
雨水径流面源污染控制及资源化

强化冬季削减农田面源污染的保温型生态浅沟的构建方法
 
利用柳树强化削减农田面源污染效果的生态浅沟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808285):排水管道颗粒物沉积-悬浮规律及其状态更替机制研究,主持
  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BK20150959):城市典型排水管道污染物迁移特性研究,主持
  3.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3KJB560007):TiO2纳米管催化剂的失活及其再生、增强技术研究,主持
  4. 2016
年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项目(YZLYJFJH2016YB098),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8182):生态浅沟治理苏南农村径流污染方法及机理研究,参与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08268):光引发制备壳聚糖改性絮凝剂及其对重金属去除机理研究,参与
  7.
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201207170021):透水地面系统对径流污染物的截留作用及去除效果研究,参与

孙文全




孙永军

水处理剂与混凝技术
 
高级氧化理论与技术
 
工业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物化处理工艺

一种水溶性壳聚糖基絮凝剂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等离子体引发合成除浊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聚硅酸铁盐混凝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含藻废水的旋流浮选处理系统及方法
 
一种改性天然多糖类重金属螯合捕集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高稳定性多聚态的聚合氯化铝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聚合钛盐改性壳聚糖絮凝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黑臭河道原水的旁路新水活水方法
 
一种用于硬质驳岸河道的笼式近岸湿地构建方法

[1] 光引发制备壳聚糖改性絮凝剂及其对重金属去除机理研究(项目批准号:5150826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2016.1~2018.12
  [2]
光聚合双重改性壳聚糖基絮凝剂及其除藻机理研究(项目批准号:BK2015095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2015.7~2018.6
  [3]
光聚合壳聚糖基污泥脱水絮凝剂及其絮凝脱水机理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M59183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2016.7~2018.6
  [4]
光聚合纳米壳聚糖改性絮凝剂对重金属的絮凝研究(JNHB-038),江苏省第十五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2018.6~2021.6

武海霞

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研究
 
 
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研究
 
 
市政供水和排水工程

一种沸石耦合介质阻挡放电深度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  一种聚硅酸铁盐混凝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防堵塞易冲洗的复合垂直流湿地

2018/01-20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707093),脉冲放电等离子体耦合载铁锰沸石同时去除水中氨氮和有机污染物的效能与机理,主持
 
  2009/01
2010/01 MBR深度处理化工行业尾水技术研究,南京工业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基金,主持
 
  2012/01-2012/12
江苏省水利厅科技项目(2011036)宿迁中心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分析研究,参与
 
  2012/05-2015/05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KJA610001 ),化工废水尾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参与
 
  2008/09-2010/02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101-003),化工行业废水预处理和资源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参与

赵金辉




张淑娟

利用元分析、文献计量和实验模拟等手段,探索丛枝菌根在稻田生态系统和生物滞留系统中的生态功能

基于丛枝菌根真菌的复合型水稻专用生物肥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丛枝菌根:控制农田氮磷输出的新理念(主持)
 
 
国家博士后基金:基于丛枝菌根真菌的农田氮磷输出控制研究(1105000304,主持)
 
 
博士后创新人才培养资助基金:丛枝菌根对稻田氮渗漏损失的影响机制研究(主持)
 
 
澳大利亚ARC Discovery Research:谷类作物对氮素利用效率的改善(参与)
 
   

Kinjal J. Shah (王夏恩)

Pollution Control (Air, Water and Soil) recently mainly focusing on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e. adsorption, advance oxidation,   bio-retention, polymer membrane,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