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土木与建筑
【成果概述】:西藏西部地处青藏高原西南边缘,是“世界屋脊之屋脊”,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属于中国西部边境地区,自古与邻国交流频繁;与佛教产生地——印度、尼泊尔交界,受到其宗教文化的强烈影响。因此,该地区人们融合了藏民族的传统文化及相邻地区的多种文化,建造了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建筑。该地区保留有许多象雄文化的遗存,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又是西藏苯教的发源地、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端之一,具有宗教研究价值。该地区的建筑与其他藏区不尽相同,遗留着古代象雄的“穴居”传统,至今仍有许多洞窟或与洞窟相结合的宗教建筑,可以说是象雄建筑形式的延续和发展,这样富有特色的建筑艺术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本项目主要研究西藏西部地区宗教建筑的发展脉络及特点,发掘该地区宗教建筑与喜马拉雅地区文化之间的关系。
【技术状态】:原理和技术概念验证
【先进程度】:
【技术特点】:研究目标是通过对西藏西部地区宗教建筑的深入调研,梳理该地区宗教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通过测绘图纸、照片、复原模型等资料的积累,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数据备份。 该项目将填补目前西藏西部地区宗教建筑特征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的空白,弥补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在内的藏区文化联系方面研究的不足,使得藏族传统建筑的理论研究更加充实。
【技术指标】:
【应用概况】:主要应用于民族建筑、民族文化研究领域,对于民族建筑、宗教建筑、宗教发展、宗教文化、跨地区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均有一定的补充。
【专利状态】: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
【预期效益】:该项目将填补目前西藏西部地区宗教建筑特征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的空白,弥补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在内的藏区文化联系方面研究的不足,使得藏族传统建筑的理论研究更加充实。
【项目负责人】:宗晓萌
【评价与获奖】:已完成数篇论文发表
【联系方式】:吕凤兰,殷绚,025-58139211,lvflnju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