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实力
您当前位置是 : 首页 > 科研实力 > 科研成果 > 正文

现代木结构建筑及桥梁

【研究领域】:土木与建筑

【成果概述】:现代木结构是三大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之一,具有绿色生态、健康宜居、抗震能力强等特点。但国内研究起步晚、发展慢,在制造工艺、设计理论、连接技术、防灾防护及配套集成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先进国家。项目组经过十五年技术攻关,攻克了现代木结构的制造工艺、构件增强、节点连接、防火抗震等成套关键技术,有力推动了现代木结构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 创建了大断面/异型胶合木构件工业化制造工艺,开发了系列高性能构件,奠定了现代木结构发展的材料基础;研发了现代木结构系列增强技术,提出了破坏模式判定方法,创建了统一计算理论;研发了系列木结构连接技术,探明了节点受力机理,建立了计算模型和设计方法;研发了现代木结构防火抗震防腐等防灾技术,发明了防蠕变控制技术;构建了集成绿色节能和安全智能技术的现代木结构建筑应用体系。研发了智能通风保温屋盖、单向透气保温复合木墙体等十余项创新产品;开发了光热转换蓄能、雨污水回用蒸发制冷等绿色低碳技术;构建了主动式安全节能木屋控制系统;通过工程示范实现了现代木结构技术在国内多个领域的首次应用。

【技术状态】:产品规模化应用

【先进程度】:

【技术特点】:本项目现代木结构关键技术在制造工艺、构件增强、节点连接、防火防震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

【技术指标】:

【应用概况】: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为木结构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产学研结合,将科研成果与工程实践进行相互转化。成果已应用于80余项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木结构工程项目中,如苏州胥虹桥(世界最大单跨跨度木结构拱桥)、贵州省榕江游泳馆(国内最大面积木结构游泳馆)、苏州园博会企业馆(国内首座异形曲面木网壳)等,形成产值7.545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专利状态】:本项目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6项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

【预期效益】:成果已应用于80余项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木结构工程项目中,如苏州胥虹桥(世界最大单跨跨度木结构拱桥)、贵州省榕江游泳馆(国内最大面积木结构游泳馆)、苏州园博会企业馆(国内首座异形曲面木网壳)等,形成产值7.545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负责人】:刘伟庆

【评价与获奖】:1)成果名称:现代木结构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编号:苏教鉴字[2016]第7号。鉴定结论: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成果名称:绿色建筑中木结构体系应用关键技术,编号:苏建科鉴字[2014]第21号。鉴定结论:该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附:科技查新、标准编制、国外著名行业协会评价、用户评价

【联系方式】:吕凤兰,殷绚,025-58139211,lvflnju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