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土木与建筑
【成果概述】:主要科研成果属于速生杨木绿色建筑结构件,基于速生木材“改性增强、结构优化”专利核心技术研发,可广泛用于建筑结构、建筑围护体系、平改坡工程、建筑物增层改造及建筑模板体系等领域。可全面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 本项目研发出速生木材“改性增强、结构优化、连接构造、新型复合”新工艺,突破优质原木约束,提高上游杨木附加值300%,提升建筑节能效果65%,同比优质原木综合成本为其70%,同比混凝土、粘土材,绿色“零污染”,综合成本为其90%。 课题组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跨越提升我国速生木材深加工产业技术水平,大幅拓宽速生木材以往仅能在家具装潢等狭窄应用格局,延伸出高附加值方向。同时在建筑节能领域实现“零污染、低成本、绿色节能环保”科技革命。
【技术状态】:产品规模化应用
【先进程度】:
【技术特点】:在单板层积材加工技术的基础上,对部分或全部杨木单板进行防变形、防腐等改性处理,通过对速生木材的压缩增强、浸胶增强、防变形、阻燃、防腐等处理,提高了其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及尺寸稳定性;同时利用复合材料铺层原理和结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组坯,并对单板厚度、含水率、压缩率、铺设位置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最终形成高强耐久、尺寸稳定性优良的速生杨木结构件,直接应用于建筑结构领域。此外,根据使用需要对木材单板或胶粘剂进行阻燃处理,这使得速生木材产品在成本增加不大的情况下,附加值大大提高。
【技术指标】:本项目研发出速生木材“改性增强、结构优化、连接构造、新型复合”新工艺,突破优质原木约束,提高上游杨木附加值300%,提升建筑节能效果65%,同比优质原木综合成本为其70%,同比混凝土、粘土材,绿色“零污染”,综合成本为其90%。
【应用概况】:主持制造项目–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南京)19#地块“水榭”胶合木结构、苏州香山技艺展示厅胶合木结构、南京紫东国际创业产业园绿幕大门胶合木结构等工程项目30余项,经济效益超过3000万元。
【专利状态】: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
【预期效益】:主持制造项目–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南京)19#地块“水榭”胶合木结构、苏州香山技艺展示厅胶合木结构、南京紫东国际创业产业园绿幕大门胶合木结构等工程项目30余项,经济效益超过3000万元。
【项目负责人】:陆伟东
【评价与获奖】:
【联系方式】:吕凤兰,殷绚,025-58139211,lvflnju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