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实力
您当前位置是 : 首页 > 科研实力 > 科研成果 > 正文

土-桩-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及其分析方法

【研究领域】:土木与建筑

【成果概述】:目前有关结构主、被动控制的设计理论大多数是建立在刚性地基假定之上的,把结构的基础和地基看成是刚性体,不考虑地基对结构动力反应特性的影响,对于建在软土地基上的结构,土将从对输入地震动、结构物向外传播的波能辐射、结构的摇摆运动等方面影响结构的动力反应,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成为影响设计的控制因素。因此,本项目开展“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技术状态】:产品规模化应用

【先进程度】:国内领先

【技术特点】:本项目研究成果的应用范围为:开展的桩周土体动力学特性及其物理模型的研究成果可用于土与结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及其场地非线性地震效应的模拟;推导的分层土中单桩不同动力学行为的解析解,能够有效地解释土与桩之间动力相互作用机理,完善现有的土桩动力相互作用理论与计算方法;建立的土-桩-隔震结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和整体时程分析方法能够直接用于柔性地基上隔震结构动力反应特征及其隔震效率的评价与分析,也可用于其它土-桩-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模拟和分析中;基于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建立的土-桩-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简化分析方法和能量分析方法,可直接用于柔性地基上考虑SSI效应的基础隔震结构抗震设计,促进隔震结构技术在特殊地基上的更广泛应用。

【技术指标】:先进、可靠、安全、实用

【应用概况】: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已在我国大型商业综合体和核电工程的抗震分析中获得了有效的应用。

【专利状态】:暂无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技术咨询

【预期效益】:可直接用于柔性地基上考虑SSI效应的基础隔震结构抗震设计,促进隔震结构技术在特殊地基上的更广泛应用。

【项目负责人】:庄海洋

【评价与获奖】:暂无

【联系方式】:吕凤兰,殷绚,025-58139211,lvflnju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