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新能源与节能环保
【成果概述】:针对生活垃圾、化工、制药、印染、食品等行业的有机固废(特别是危废)的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难题,提出了低温热解-气固两相多组分高温逆流气流床热化学转化相结合的复合热解新工艺。有机固废经回转式低温热解炉或圆盘型双通道外热式移动床热解炉内低温热解(450-500 oC),热解产物(含有毒有害物质)进入自主研发的气固两相多组分高温逆流气流床气化炉,在炉内形成高温热岛(1600-2000 oC),实现高效热化学转化以及污染物特别是二噁英、重金属的高温热阻断,最终获得CO和H2等合成气。该技术方案对能量梯级利用,不直接对外排烟,不产生飞灰,合成气可制纯氢等工业产品,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经济的有机固废热解及资源化利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状态】:产品开发及初步应用
【先进程度】: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特点】:有机固废低温热解产物经高温热化学反应,高效转化为CO和H2。再高温还原气氛下,气体的深度净化变得简单,采用传统的除硫控氮工艺即可使合成气中无机硫转化为单质硫,N转化为NH3(去氨燃料电池),CO经变换、储氢制纯氢。热解残渣生物炭制备炭基功能材料;无机残渣转化为建材。工艺过程能量梯级利用,不直接对外排烟,不产生飞灰,合成气以制纯氢作为产品,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经济的有机固废热解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工艺。
【技术指标】:固废减容率>90%;吨固废(生活垃圾为例)制纯氢(99.99%)>260Nm3;特征污染物达到欧盟现行标准(DIRECTIVE2010);无飞灰排放;
【应用概况】:该方向获得国家、省级科研项目资助,并与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发2019年中石化重点科技开发项目“适应多煤种及掺混有机固废的高效复合气化技术”,开发工艺包;项目所涉高温逆流气流床气化技术已在永济建成40000 Nm3/h的复合粉煤清洁气化系统示范;所涉热解技术也已在江苏靖江建成示范。
【专利状态】:授权发明专利4件。
【合作方式】:技术咨询
【预期效益】:项目有机固废处置系统建设投资约50万元/吨,是现有技术水平的60%~80%。此外,有机固废复合热解获得的合成气可通过净化提纯热回收硫磺、氨气等工业原料,热解残渣通过结构调控和改性制备生物炭基功能材料(提高产品附加值)。项目将显著减少有机固废二次污染,实现低碳近零排放;同时引领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为我国即将到来的氢能经济的大力发展提供技术与应用案例,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提供安全便利低成本的能源保障。
【项目负责人】:朱跃钊
【评价与获奖】:待补充
【联系方式】:吕凤兰,殷绚,025-58139211,lvflnju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