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土木与建筑
【成果概述】: 基于地铁车站或区间下穿重要交通设施提出一套系统的评估、在线监测及保护措施,用于减小地铁施工对既有重要构筑物的影响。(1)对地铁车站下穿的桥梁隧道进行现状结构检测,对其技术状况评定,确定结构的允许变形量。(2)仿真分析基坑隧道施工对领近桥梁隧道结构的影响,针对较大变形区域制定专项监测方案。(3)考虑车站施工可能造成的变形对桥梁隧道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的影响,并计算其极限变形量,分析其剩余变形储备。(4)信息化监测,实时监测桥梁隧道结构的变形情况,远程数据汇总,处理,分析。(5)针对不同施工阶段和监测数据对桥梁隧道结构动态分析,当结构变形超过预警值时,制定维修加固方案,确保结构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技术状态】:产品开发及初步应用
【先进程度】:国内先进
【技术特点】:(1)采用信息化监测手段,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实时掌握重要构筑物的水平变形、竖向变形、倾斜变形等情况,实现动态预警,相较于传统人工测量,测量结果更精确,效率更高。 (2)通过仿真分析地铁车站施工对桥梁隧道影响的评估分析,有针对性的开展监测工作,对变形较大结构增加测点数和监测频率,减少工程成本,提高监测质量,实现理论计算与监测数据相结合。 (3)在地铁车站施工前-施工期间-施工后的全过程跟踪分析周边重要轨道交通设施的结构安全,当监测出现预警值时,能够通过分析结构的剩余变形量来判断结构的安全,确保地铁建设安全、有序进行。
【技术指标】:可靠、安全、实用
【应用概况】:该方法已成功在南京地铁7号线万寿村站涉经五路高架桥、古平岗站涉古平岗立交的地铁车站建设、南京地铁4号线龙江站、四平管廊下穿既有京哈铁路等数个工程中得到运用。通过全自动全站仪、数码倾角传感器、数字水准仪等设备对桥梁结构进行24h信息化监测和预警。基于系统的结构安全评估方法,后期将推广运用到地铁施工涉隧道工程、市政工程、铁路工程以及文物保护工程中,对这些重要建筑(构筑物)进行全过程的保护。
【专利状态】:暂无
【合作方式】:技术许可、技术服务、技术咨询
【预期效益】:基于系统的结构安全评估方法,后期将推广运用到地铁施工涉隧道工程、市政工程、铁路工程以及文物保护工程中,对这些重要建筑(构筑物)进行全过程的保护。
【项目负责人】:朱利明
【评价与获奖】:获得知识产权: (1)地铁下穿文物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2)用于减小房屋不均匀沉降的可调节式加固纠偏方法及结构; (3)一种用于减缓爆破振动的文物保护装置。
【联系方式】:吕凤兰,殷绚,025-58139211,lvflnju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