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土木与建筑
【成果概述】:本成果源于为江苏省科技厅资助的产学研重点项目,主要的成果内容:(1)地铁区间隧道及车站基坑开挖对文物等重要构筑物的影响预测评估技术;(2)地铁施工爆破对构筑物振动影响评估预测技术;(3)文物检测的新技术研究;(4)文物加固消险新技术。(5)地铁施工时文物监测新技术及远程监控系统开发。(6)地铁运营期间轨道振动对文物鼓楼影响的研究。目前针对地铁施工及运营对文物的影响分析及控制保护技术在国内外尚较少见,本项目组已经针对上述研究内容取得4项软著和多项相关专利,并且参与了南京地铁4、5、6、7及宁句城际等多条线路沿线的文物评估及加固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技术状态】:产品开发及初步应用
【先进程度】:国内先进
【技术特点】:本项目主要有以下技术基础:(1)基于动力学理论与计算机仿真分析技术;(2)结构加固技术;(3)结构在线安全监测技术。另外,依托项目的实施,项目组已经取得4项软著和多项相关专利:(1)一种用于隧道下穿文物城阙防塌落装置:(2)古文物碑楼建筑在下穿隧道爆破施工振动的保护装置;(3)一种用于减缓爆破振动的文物保护装置等。
【技术指标】:可靠、安全、实用
【应用概况】:本项目组依托该项技术成果参与多项省内外涉及地铁施工的安全监测和控制技术服务项目,包括对重要构筑物的影响分析,地铁各种施工方法(开挖与爆破振动)对文物的影响;通过对大量既有文物检测评估,结合现有规程,参与编制地方性文物(城阙和碑楼)检测评估标准;文物加固消险的各类创新方法;参与地铁施工过程中对重要构筑物(包括文物)的监测控制;对超限区域轨道板形式或地层结构或文物进行改造或加固等;参与南京地铁5号线施工过程中众多文物(超过27处)的检测评估、监测控制、维修防护等各项工作;参与南京地铁4号线下穿文物鼓楼,经全过程控制,不但保证了文物鼓楼的安全,也保证了地铁施工质量和工期。
【专利状态】:项目组已经取得多项相关专利:
【合作方式】:技术许可、技术服务、技术咨询
【预期效益】:本技术能够推广运用到地铁施工涉隧道工程、市政工程、铁路工程以及文物保护工程中,对这些重要建筑(构筑物)进行全过程的保护。
【项目负责人】:朱利明
【评价与获奖】:本项目组依托上述科研成果,成功申请到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项目:《地铁下穿文物施工及运营对文物影响分析和监控加固综合技术研究》,并顺利结题。
【联系方式】:吕凤兰,殷绚,025-58139211,lvflnju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