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实力
您当前位置是 : 首页 > 科研实力 > 科研成果 > 正文

促进植物生长灯的制备

【研究领域】:电子信息技术

【成果概述】:在光源的可见光光谱(380-760nm)中,波长为640-720nm的红橙光,光合作用最强;波长为400-510nm时的蓝紫光,起次等强度的光合作用。植物生长阶段主要吸收蓝紫光和长波的红光,400-510nm和640-720nm两个波段的辐射能是有效生理辐射能。研制的专用荧光粉及其照明装置具有普遍适用性,也可用于种植其它蔬菜、水果和花卉。其研究内容有:植物专用荧光粉的合成;植物组培专用光源的研制;专用人工照明系统的功率密度、安装位置、专用灯设计及制造;匹配最适宜组培的专用照明装置;专用照明系统的扩大应用试验。

【技术状态】:产品开发及初步应用

【先进程度】:国内先进水平

【技术特点】:技术指标:(1)研制的红色荧光粉,其辐射光谱范围为640-700nm,粒度分布:D50<5um,强度达到100±5﹪(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100小时光衰小于10﹪ ;(2) 研制植物专用荧光灯,其生物能效提高1倍,达到0.2﹪。 知识产权:(1)申请国家专利2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授权1项;发表相关论文6篇;培养研究生5名。

【技术指标】:(1)研制的红色荧光粉,其辐射光谱范围为640-700nm,粒度分布:D50<5um,强度达到100±5﹪(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100小时光衰小于10﹪ ;(2) 研制植物专用荧光灯,其生物能效提高1倍,达到0.2﹪。

【应用概况】:本项目已小批量应用于大棚种植,通过技术转化,可以在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领域形成特种荧光粉、光源、照明装置的一条龙产业,丰富我国在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领域的电光源产品,促进新型农业技术的发展。

【专利状态】:申请国家专利2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授权1项;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

【预期效益】:通过技术辐射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项目负责人】:王海波

【评价与获奖】:本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获得了国家发明专业,是有效促进生态农业建设的高新技术之一。

【联系方式】:吕凤兰,殷绚,025-58139211,lvflnju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