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生物与医药
【成果概述】: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严重困扰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约为2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1/5),以镉、铅影响更大。传统的物理化学修复方法效率低、代价大,还容易带来二次污染。本团队针对以上重金属治理难题,开发出了复合生物高分子修复技术。该技术针对作物不同的生育期,反向调节生物高分子的分子量以及DL单体构型比例,根据需求,实现高分子对土壤重金属的3-12个月的补集固定。有效缓解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胁迫作用,并降低其在植物体内的积累。该技术产品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环境友好、使用方便、易加工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实用价值。
【技术状态】:产品规模化应用
【先进程度】:
【技术特点】:1. 生物高分子含量≥25%,分子量≥200 kDa; 2. 根据需求,对土壤重金属吸附固定时间达3-12个月; 3. 易加工,粉剂、颗粒、液剂皆可。使用方便,随水冲施或滴灌均可,省工省时,操作简单; 4. 本技术产品使用成本低,约为100-300元/亩; 5. 根据本团队多年相关成果积累自主研发的技术,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0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技术指标】:1. 生物高分子含量≥25%,分子量≥200 kDa; 2. 根据需求,对土壤重金属吸附固定时间达3-12个月;
【应用概况】:在湖南、广西等多个省市进行了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田间示范,生物高分子能强力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并形成沉淀,使其不会参与阳离子交换,土壤中可供植物吸收的重金属会大量的减少到可允许范围内,同时解决土壤板结现象,使土壤变得松软,不易结固;改善土壤的物理性,增进土壤的保肥力及保水力;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分解并吸附聚合有毒物质。作物平均增产20%以上,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条件下,瓜果、蔬菜中的重金属含量不超标。
【专利状态】: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0多项。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
【预期效益】:
【项目负责人】:徐虹
【评价与获奖】:
【联系方式】:吕凤兰,殷绚,025-58139211,lvflnju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