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实力
您当前位置是 : 首页 > 科研实力 > 科研成果 > 正文

疾病诊断与手术导航用高性能近红外荧光纳米材料

【研究领域】:生物与医药

【成果概述】:本项目针对目前面向肿瘤诊疗的纳米材料在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的缺陷与不足,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临床用近红外荧光诊断试剂与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理性设计与构建了一系列近红外光激发下兼具光动力活性和光降解性的荧光两亲性聚合物,其自组装形成的核-壳结构纳米材料。聚合物合成工艺、纳米材料制备工艺简便、可控、易放大。在动物体内实验结果表明本类纳米材料能够高效蓄积于实体肿瘤中,可用于肿瘤的成像诊断与手术导航,指导实体瘤的精准切除手术。

【技术状态】:产品开发及初步应用

【先进程度】:国内领先水平

【技术特点】:项目开发的新型近红外光响应性、可降解性、多功能有机纳米材料能够有效规避传统生物用纳米载体功能单一、生物效应不明确、难以工程放大等缺点,为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选择。知识产权归属明晰,不存在争议。纳米材料的制备原料廉价易得,工艺简便,作为临床用诊断与治疗材料,具有极高的附加值。

【技术指标】:待补充

【应用概况】:本项目开发的高性能近红外荧光纳米材料将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可视化手术治疗以及诊疗一体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纳米材料能发射近红外荧光并有效蓄积于黑色素瘤等肿瘤部位,可用于浅表上皮实体瘤的早期诊断;在深层肿瘤的手术治疗过程中,本项目的纳米材料能够清晰显示肿瘤位置、体积与边界,精确指导实体肿瘤的手术切除;在形成纳米载体的过程中,抗癌药物能够有效负载,从而在对肿瘤进行诊断同时,实现对肿瘤的治疗,即诊疗一体化。

【专利状态】:待补充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

【预期效益】:纳米材料的制备原料廉价易得,工艺简便,作为临床用诊断与治疗材料,具有极高的附加值。

【项目负责人】:黄和

【评价与获奖】:待补充

【联系方式】:吕凤兰,殷绚,025-58139211,lvflnju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