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生物与医药
【成果概述】:水溶性差是新化合物以及仿制药制剂研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本人带领的团队在难溶性药物的研究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制剂开发经验,发表了多篇国内外论文,并拥有多项授权发明专利,在难溶性药物创新制剂研发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本团队对共研磨、增溶、超微粉碎、纳米结晶等增溶技术组合运用,成功构建了多个特色鲜明的难溶性药物创新制剂平台:1.以枸橼酸莫沙必利为代表的共研磨增溶技术平台;2.以硝苯地平缓释片II为代表的以多种增溶技术为基础的缓控释平台;3.基于新型纳米技术的难溶性药物微粒载药系统。由本团队研发的难溶药物创新制剂具有技术创新水平高,适合工业化大生产,工艺可靠性好,成本低廉,产品性能稳定等特征。
【技术状态】:产品开发及初步应用
【先进程度】:国内先进水平
【技术特点】:很多候选化合物常因溶解度低,导致体内生物利用度达不到要求,从而被淘汰。已上市的药品中,BCSⅡ类、Ⅳ类药物也因其溶解度问题,在质量一致性评价过程中遭遇技术瓶颈。本团队组合运用多种增溶制剂技术,成功构建了多个独具特色的难溶性药物创新制剂平台,先后申请发明专利多项,在难溶性药物创新制剂研发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技术指标】:目前该项目技术适用于大部分难溶性药物的制剂开发,现已完成的药物制剂开发能达到中试160万片的生产批量。此外,该项目技术已为多家上市公司输出了近2000万的技术服务。
【应用概况】:本团队致力于难溶性药物的创新制剂研发与产业化,其先进的制剂技术得到了国内多家制药企业的高度认同,产品技术在河南天方药业、扬州联环药业、浙江昂利康制药等公司等实现了产业化。已有两个采用该技术的药品成功上市销售。
【专利状态】:项目技术平台已获得8项授权专利,此外有2项发明专利正在实质审查中。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
【预期效益】:由本团队研发的难溶药物创新制剂具有技术创新水平高,适合工业化大生产,工艺可靠性好,成本低廉,产品性能稳定等特征。
【项目负责人】:李学明
【评价与获奖】:南京市创新型企业家培育计划;南京市江北新区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联系方式】:吕凤兰,殷绚,025-58139211,lvflnju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