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实力
您当前位置是 : 首页 > 科研实力 > 科研成果 > 正文

基于机器视觉的材料与结构损伤智能化检测技术

【研究领域】: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

【成果概述】:高速公路、城市高架等桥梁、地铁隧道、大坝、房屋建筑等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在施工或长期运营期间会出现裂纹或其他缺陷,进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针对此情况,提出了混凝土、钢结构表观损伤远程非接触测量理论,研发出结构表观损伤的非接触检测仪与分布式监测系统。已经在国内外数十座桥梁、隧道与建筑上得到应用。

【技术状态】:产品开发及初步应用

【先进程度】:国内领先水平

【技术特点】:开发的结构非接触检测系统,由高清数码相机、大口径天文望远镜、测姿测距模块、主控通信模块以及配套的量测软件构成。开发的裂纹分布式检测系统,是一种有别于传统钢弦式、光纤光栅传感器将裂缝宽度在传感器标距长度范围内进行平均的思路,在柔性胶体材料中分布大量导电颗粒,利用裂缝位置导电颗粒间距变大会导致涂料条电阻值大幅升高或跃变的现象进行裂缝监测的技术。该系统具有分布式、全过程、低成本等特点。

【技术指标】:距离100米上实现宽度0.05mm混凝土裂缝的自动化识别与非接触测量;识别成功率大于80%,宽度测量精度不低于0.01mm。

【应用概况】:该系统具有分布式、全过程、低成本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桥梁施工和运营安全检测、地铁隧道施工和运营期安全检测、水利和房建结构安全性检测。

【专利状态】:发明专利公开阶段

【合作方式】:技术咨询

【预期效益】:已经在国内外近百座座桥梁、隧道与建筑上得到应用。预期可以在全国范围推广。

【项目负责人】:方岱宁

【评价与获奖】:待补充

【联系方式】:吕凤兰,殷绚,025-58139211,lvflnju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