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实力
您当前位置是 : 首页 > 科研实力 > 科研成果 > 正文

四乙酰乙二胺、五乙酰葡萄糖

【研究领域】:化工新材料

【成果概述】:在染整和造纸废水中,含氯(chlorine)漂白废水对环境的危害最强,其产生的二恶英和呋喃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性,这已引起人们的极度重视。故染整和造纸工业的漂白加工朝着全无氯(TCF—Totally Chlorine Free)和无氯元素(ECF—Elemental Chlorine Free)的漂白方向发展。而双氧水H2O2是ECF和TCF漂白中最常用的漂白剂。但由于在H2O2漂白过程中,H2O2易发生分解,产生自由基,致使漂白效果不理想、纤维强度下降严重。氧化型助漂剂能使过氧化氢活化并极大地提高漂白效率,且可有效保护纤维。

【技术状态】:技术攻关和演示验证

【先进程度】:国内先进水平

【技术特点】:氧化型助漂剂系列上是一些有机酰化剂,如四乙酰乙二胺(TAED)、五乙酰葡萄糖(PAG)等,它们通过和过氧化氢的水解反应,使过羟基离子酰基化,产生过氧乙酸和过酰基阴离子而起作用。而过氧乙酸是比过氧化氢更活泼的漂白剂,在各温度范围内能有效地漂白棉纤维和纸浆;且对纤维的损伤较小。因而成为双氧水H2O2漂白的主要添加剂。

【技术指标】:含量>95%

【应用概况】:棉织物染整和造纸加工漂白助剂。

【专利状态】:无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开发、技术服务

【预期效益】:具有竞争性产值利润率

【项目负责人】:万嵘

【评价与获奖】:国内先进

【联系方式】:吕凤兰,殷绚,025-58139211,lvflnju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