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实力
您当前位置是 : 首页 > 科研实力 > 科研成果 > 正文

陶瓷纳滤膜在粘胶纤维生产中碱液回收的产业化应用

【研究领域】:膜材料与膜技术

【成果概述】:在粘胶纤维行业,每天会产生大量高COD、高浊度的废碱液。目前企业一般是采用国外耐碱的有机纳滤膜技术对废碱液进行处理和回用,但存在工艺段被国外技术垄断、过程通量低且不稳定,膜材料寿命短且膜价格昂贵等问题。 陶瓷纳滤膜由于其材料的固有稳定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化纤碱液回用中有巨大的应用市场。本成果采用自主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陶瓷纳滤膜产品,在国内龙头企业三友化纤,建成首套陶瓷纳滤膜处理粘胶纤维碱液的工业化装置,具有能耗低、碱回收率高,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本成果在含碱废水的处理领域形成示范效应,必将推动国内陶瓷纳滤膜产业的发展和国内相关行业的传统技术改造和升级,对于核心技术国产化和提升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状态】:产品规模化应用

【先进程度】: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特点】:(1)由于半纤维素分子量200-500Da,陶瓷纳滤膜在粘胶纤维生产中进行碱液回收,其过滤精度需达到≤1000 Da。目前,国际上只有德国Inopor和法国TAMI公司能够提供≤1000 Da陶瓷纳滤膜产品。在国家科技部“863”重大研究计划的支持下,我方率先在国内自主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陶瓷纳滤膜系列产品,属国内首创且性能不低于国际同类产品。同时,建成国内首条陶瓷纳滤膜工业化生产线,年生产能力2万余根。 (2)体系中半纤维素含量为35-55 g/L,NaOH含量高达180-220 g/L。上述苛刻的体系条件,不仅考验膜材料自身的抗污染性,而且考验膜设备的整体设计合理性。通过严格把控装备设计,我方建成首套陶瓷纳滤膜处理粘胶纤维碱液的千吨级工业化装置,该装置稳定连续运行超12000小时,膜管碱液浸泡时间超17个月,碱液回收量为4000 m3,产生经济效益达800 万元。我方技术的处理效果及稳定性,得到业主方高度认可。

【技术指标】:由于半纤维素分子量200-500Da,陶瓷纳滤膜在粘胶纤维生产中进行碱液回收,其过滤精度需达到≤1000 Da。体系中半纤维素含量为35-55 g/L,NaOH含量高达180-220 g/L。

【应用概况】:在唐山三友兴达化纤厂,我方建成首套陶瓷纳滤膜处理粘胶纤维碱液的千吨级工业化装置。目前该装置已稳定连续运行超12000小时,其有效去除原料液中的半纤(截留率稳定在80-90%),过滤后清液澄清透明,达到粘胶纤维生产工艺中对碱液回用要求。该陶瓷纳滤膜装置与有机纳滤膜相比,具有预处理简单,膜不易污染,通量高(是有机纳滤膜通量的5倍)及可在较高温度(>50 ℃)下使用且连续运行稳定等优点,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专利状态】:形成专利2项.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

【预期效益】:本成果在含碱废水的处理领域形成示范效应,必将推动国内陶瓷纳滤膜产业的发展和国内相关行业的传统技术改造和升级,对于核心技术国产化和提升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及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项目负责人】:漆虹

【评价与获奖】:该装置在唐山三友兴达化纤厂使用并得到业主的高度认可,并通过科技部专家完美验收。

【联系方式】:吕凤兰,殷绚,025-58139211,lvflnju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