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化工新材料
【成果概述】:汽车防冻液一般更换周期为2年或6万公里,按照2014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统计数据超1.5亿辆计算(防冻液用量约6~8Kg/辆,更换周期2年),每年更换的废弃防冻液约45~60万吨/年;未来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飞速增加,废弃防冻液的量会更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348-2007《报废机动车拆解环境保护技术规范》中将废弃防冻液归类为危险废弃物。因此,废弃防冻液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与利用问题提上日程。 现有技术和研究大都将废弃防冻液经通过酸化、碱化及加压加热、气液分离、闪蒸等技术措施后再生用作防冻液或提取乙二醇进行二次销售,处理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能耗高,经济效益不明显。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废弃防冻液进行预处理,分离并回收油脂、重金属离子及及固体残渣后,用于制备高性能液体水泥助磨剂,市场空间广阔。
【技术状态】:产品开发及初步应用
【先进程度】:
【技术特点】:汽车防冻液一般由乙二醇、缓蚀剂(无机缓蚀剂,如偏硅酸盐、磷酸盐、硼酸盐、亚硝酸盐和钼酸盐、苯甲酸盐等;有机缓蚀剂,三乙醇胺、苯并三氮唑、有机磷酸盐等)、消泡剂(硅酮、醇类和失水甘油醚)、着色剂等组成。对于废弃防冻液的资源化处理及再利用,现有技术大都将废弃防冻液经酸化、碱化及加压加热、气液分离、闪蒸等技术措施后,再生用作防冻液或提取出乙二醇进行二次销售,处理工艺流程复杂、设备投资大、能耗高;一方面经济效益不明显;另外汽车防冻液缓蚀剂、消泡剂、着色剂的处置难度大,存在二次污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流程短、易推广;通过对废弃防冻液进行有效预处理,分离并回收油脂、重金属离子及及固体残渣后,残液无需对组分进行二次分离,直接可用于制备高性能水泥助磨剂,应用市场空间广阔。
【技术指标】:
【应用概况】:该技术产品主要用于制备水泥助磨剂。我国水泥助磨剂的市场规模约50亿元(按照2016年水泥产量的80%、吨水泥投入2.5元/吨估算;实际我国水泥企业应用比例不低于90%,全球水泥企业应用水泥助磨剂比例不低于95%),且产品技术成熟,市场认可度高;水泥助磨剂以醇胺(三乙醇胺等)、醇类(乙二醇、二乙二醇等)为主要原材料。
【专利状态】:该技术拥有中国发明专利1项(ZL 201510259735.0); PCT专利1项(WO2016184004A1)及美国专利1项。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投资融资
【预期效益】: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废弃防冻液进行预处理,分离并回收油脂、重金属离子及及固体残渣后,用于制备高性能液体水泥助磨剂,市场空间广阔。
【项目负责人】:沈晓冬
【评价与获奖】:
【联系方式】:吕凤兰,殷绚,025-58139211,lvflnju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