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实力
您当前位置是 : 首页 > 科研实力 > 专利信息 > 正文

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

【研究领域】:生物与医药

【项目负责人】:贾红华

【项目基本概况】:江苏苏港和顺依托南京工业大学技术实施的“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项目”被列为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示范试验项目,项目遵循“废弃物+清洁能源+有机肥料”三位一体技术路线,畜禽废弃物原料经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提纯为生物天然气,经管道输送提供给周边工业园区使用,沼液、沼渣研发生产有机肥,反哺种植业。项目总投资6391万元,建设地点在大丰华丰农场内,占地面积190亩,主要建设生产厂房及沼气提纯、有机肥等配套设施,项目于2014年6月开工建设,2015年12月完成建设,畜禽粪污正常投料生产,生物质天然气并入燃气管网。目前已与区内600户蛋鸡规模养殖场签订粪污收集处理协议,年处理300万只蛋鸡粪便约18万吨,生产生物质燃气350万立方米、生物有机肥0.5万吨、沼液肥(水产、农业用)1.5万吨。 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依托南京工业大学拟在河北围场县实施的“河北围场县20 000m3生物天然气示范项目”,项目遵循“废弃物+清洁能源+有机肥料”三位一体技术路线,畜禽废弃物原料经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提纯为生物天然气,经管道输送提供给周边居民使用。项目总投资1.1亿元,建设地点在河北围场县,占地面积120亩,主要建设生产厂房及沼气提纯、有机肥等配套设施,项目拟于2019年4月开工建设。 南京工业大学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课题的支持下,在原料预处理、厌氧发酵微生物菌剂、新型厌氧反应器、破壳搅拌装置、沼气净化提纯技术、发酵残余物高值化利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在线监测及控制系统等方面,获得国际和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解决了困扰工程上的技术瓶颈。该项目优势:一是技术先进性,集中收集周边养殖户畜禽粪便进行综合治理,利用先进的技术有效改变了以前小型沼气冬天利用率低、粪污处理量有限等现状。二是商品化,生物质天然气输入天然气管道,供应社会市场;发酵剩余产物沼液沼渣生产商品化有机肥,同时华丰农场自有3万亩稻麦田可作为沼液备用还田,发展有机农业。三是社会化,以第三方专业服务型企业为全区畜禽养殖废弃物统一集中处理,变废为宝,保护和改善了环境,实现种养循环持续健康发展。

【合作单位概况】:江苏苏港和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国有江苏大丰海港控股集团控股投资,成立于2014年5月16日,注册资金2000万元。核心团队有30多人组成, 公司围绕“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南京工业大学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色环保”),是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亦是光大集团实业投资的旗舰公司。绿色环保是一家专业环保服务提供商,为地方政府提供综合环保解决方案,公司以绿色环保和新能源为主营业务,业务主要包括: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等,是中国唯一运营生物质及垃圾发电一体化模式的公司。目前,投资项目合计50个,总投资达111亿元人民币。

【项目合作概况】:与江苏苏港和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历程:自2014年与苏港和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最初由原南京工业大学生物能源研究所所长郑涛教授在江苏大丰港挂职,全职负责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方案设计,最终在南京工业大学的努力下项目于2014年6月开工建设,2015年12月完成建设,畜禽粪污正常投料生产,运行期间南京工业大学在贾红华副院长的带领下负责技术指导和诊断。目前项目运行良好,已与区内600户蛋鸡规模养殖场签订粪污收集处理协议,年处理300万只蛋鸡粪便约18万吨,生产生物质燃气350万立方米、生物有机肥0.5万吨、沼液肥(水产、农业用)1.5万吨。 与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合作历程:自2017年5月与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南京工业大学生物制药工程学院贾红华副院长的带领团队与光大绿色环保开展技术交流,并于2017年5月率团队现场考察河北围场县生物质废弃物分布情况;于2018年2月率团队提出初步的可行性方案并通过了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的技术评审;2018年9月再度率团队考察围场县,进行项目选址事宜。项目拟于2019年4月开工建设。

【经济社会效益】:通过生物质废弃物的厌氧生物转化制备生物天然气,变废为宝,对资源日趋短缺、废弃物排放数量逐年增加、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担的中国尤为重要。对保护生态环境、改变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要求,也符合国家的能源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 项目在实施后,有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就业机会;还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使有机质和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和利用,具有明显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兼具节能、减排、减少污染三重意义,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佳切入点。 项目合作过程中形成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可实现科研单位、公司及科研工作者的互盈。

【联系方式】:吕凤兰,殷绚,025-58139211,lvflnjut@163.com